• 行業動態

    Industry Dynamics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行業動態行業動態
    A-
    A+

    國土部專家:預計全年土地市場“量價”平穩

    2012-10-12
      針對可能出現的誤判,國土資源部多位專家10日會診土地市場形勢,認為雖然三季度土地市場有所回暖,但僅是“底部回升”,全面反彈動力不足,處于平穩可控態勢。從今年全年來看,預計全國土地市場將處于平穩通道,不會出現“暴漲”。國土資源部專家同時建議,未來一段時間,仍要合理安排土地供應。

      三季度土地市場成交回暖

      由于三季度土地集中成交,有分析認為土地市場又火了,“實際上,這與歷年來前低后高的供地規律是基本一致的。總體來看,今年住房用地供應基本保持平穩。” 國土部下屬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市場處處長盧靜說。

      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用地出讓面積8.30萬公頃,出讓價款1.37萬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7.0%和29.9%。其中,第三季度房地產用地出讓面積3.5萬公頃,出讓價款5944億元,環比分別增加40.7%和50.2%,但同比仍分別減少6.9%和17.0%。

      盧靜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受房地產市場銷售持續低迷的影響,土地市場整體偏冷,購地需求相對不足,導致住房用地供應量同比減少大概兩成。進入第三季度以后,各地著眼于加大土地供應來改善房地產市場供求預期,平抑房價,所以普遍加大了推地力度,成交量也由此放大。

      然而,從房地產市場用地的交易總體情況來看,仍顯偏冷,土地供應中流標、流拍都多于去年。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用地流標、流拍率達8.3%,同比上升3.6個百分點。其中,住房用地流標流拍率為8.9%,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

      預計全年地價總體平穩

      國土資源部地價所所長趙松指出,初步統計數據顯示,進入三季度以來,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的住宅地價同比增長1.03%,增幅同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同比增幅連續5個季度回調,環比增長0.92%,屬于小幅回升。

      “從我們十年來的統計數據來看,地價正負1%的波動,就可以定性為‘平穩’,在房價大漲的年度,地價漲幅有5%以上,有些區域甚至有7%-8%的上漲。”趙松說。

      國土部專家指出,無論從房地產用地的供應總量,還是房地產用地出讓價款來看,今年土地市場仍處于偏冷的區間,當前房地產市場還不存在全面回暖的基礎。

      據分析,隨著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加上一些西部地區土地的供應量明顯提高,土地供應將持續呈現增長態勢。預計第四季度在信貸政策有所放松等因素影響下,土地供需將雙向增加,總體來看,土地市場仍然會以穩為主要特征,保持今年一季度以來逐季遞增的態勢,地價也會保持環比穩中略升的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全國未竣工住房用地約35.33萬公頃,相當于近三年全國住房年均供應量的3.7倍。

      國土部專家建議,不能因此就收緊土地供應,相反仍要適當增加土地供應。從短期來看,適當增加土地供應能緩解土地市場的需求壓力;從長期來看,有助于未來1-2年或更長時間內房價保持平穩。

      供應適應市場消化能力

      國土部專家同時稱,房地產用地供應基本適應市場消化能力。從歷年住房用地供應和商品房銷售對比情況來看,住房及商品住房用地供應折算后的累計可建建筑面積大于同期商品房竣工和銷售面積。

      據統計,2004年至2011年通過一級市場供應的56.23萬公頃住房用地中,以出讓方式供應的住房用地為44.48萬公頃,占供地總量的79%。如果按照平均容積率1.5折算,供應商品住房用地累計可建建筑面積為66.7億平方米,均大于同期商品房(含住宅、辦公用房、商業用房)竣工(52億平方)和銷售面積(60.8億平方米)。

      “需要說明的是,在地產市場中,土地供應量和有效供應量是兩個概念。土地供應量由政府決定,供地的數量、結構和時序可以調整,而有效供應量是指政府供地能夠被市場所接受和吸納而最終形成的實際成交量,它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預期影響,政府無法左右。”國土部專家說。

      例如,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宏觀經濟下行,土地市場低迷,流拍情況嚴重,盡管政府努力通過增加土地供應以帶動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但最終有效供地量同比仍有所減少。

      另外,國土部專家指出,近年來住房用地供應量保持持續增長,基本滿足了城鎮化對住房建設的需要。

    最新推薦

  • 日韩无码